喜欢金庸、喜欢红楼,喜欢看剧看书,喜欢听歌听曲,喜欢背诵诗句,喜欢发博客只对自己可见,喜欢散步的时候戴耳机听歌,喜欢难过的时候让悲伤逆流成河,喜欢喝奶茶的时候,必须加上珍珠!这就是李楠。
哦,差点忘了她是一个小提琴手…..额滴神啊,她的喜好简直多到爆炸!!
请输入标题 abcdefg
宁波交响乐团小提琴手
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
本期新交响人物:李楠
李楠
青春 de“修炼手册”
小时候Ta们爱叫我南瓜,长大了叫瓜姐,现在就叫成瓜哥了。
“我在北京呆了十多年,我把青春都给了北京。”
李楠的微信跳了出来,我一看,头像是三个墨色楷体大字——都是命,工工整整,气势甚足!
好飒的姑娘。我心里默念:北京,你就从了吧。好怕她下一秒就使出癸花点穴手。
我曾经放言,见到一个爱看金庸的男人,就说“敬你是条汉子”,显得豪情万丈。后来才发现,见到的都是爱看金庸的女人,于是,我的招呼方式变了,变成了“敬你是条女汉子。”就这样,两个女人相顾无言、相视一笑,内心如同一个复杂的江湖……排山倒海。
李楠是个爱看金庸的女人,我俩一见如故。
“想当谁呢?”我问。
“黄药师!”
看我一脸大写的why??她解释说,“因为邪啊。真性情的人都有点坏,不觉得吗?”
不敢不觉得。况且一般这么说的人,人缘都不差。
(都是我的,一个都不能少)
李楠有一个非常平衡的自我,像天秤的两端,徘徊于正、反之间:特别乐天,特别悲观;特别外向,特别内向;喜欢安静、不喜欢热闹;喜欢真实,最讨厌虚伪;喜欢孙悟空、讨厌唐僧……嗯,一看她的语文就是语文老师教的,反义词实用得极好。
我问:喜欢听什么?
她说:“喜欢马蹄的声音。”
我想,既然古诗有云“踏花归去马蹄香”……应该潜意识里还是喜欢花的吧。好怕这姑娘的口味异于80%的姑娘。
“那……我选择大海。”
K.O.她终究不喜欢花开的声音。
我又问:“如果不学小提琴,想做什么?”
她又说:“清洁工”
我想……我什么都不想了。
最后,应该是音乐治愈了一个“非典型”少女的异想吧……
当年演《尼伯龙根的指环》觉得歌剧太难了。从国家大剧院出来,一个人迷茫地站在长安街上。
动听 de “花样年华”
李楠爱过的音乐,都有情节、时间和地点,都有年代和岁月流过。关于青春的回忆,跟作品一样伟大。青春万岁!
李楠说,以下的回忆,是由很棒很棒(优秀聪明又有才)的主课老师、十几年的朋友和那些古典派大叔大师 组成的。
与“勃拉姆斯”
勃拉姆斯《第四交响曲》是当年李楠考宁波交响乐团时抽到的音乐。她说回家反复、认真听了N~~~久,因为第四交响曲是勃拉姆斯最晦涩的一部交响曲。“听完第一乐章我感觉自己好像被两个极为智慧的人揍了一顿。”
与普罗科菲耶夫
普罗科菲耶夫《第五交响曲》是在2014年,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回访中国的时候,和马林斯基剧院一起合作的。李楠当时的心情似乎就如同普罗科菲耶夫在乐曲中的表现一样:“最初,由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开始,逐渐爆发,最后是忘乎所以的欢腾。”
与贝多芬
2007年,李楠进入中国少年交响乐团。这首被称为“酒神的舞蹈”的贝多芬《第七交响曲》是她进团演奏的第一首曲子。
在德国柏林演出大厅,随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演出
与德沃夏克
这是在中国少年交响乐团演奏的第二首曲子——德沃夏克的《第八交响曲》。李楠说,有一种波西米亚乡村舞蹈的气氛。
与肖斯塔科维奇
2014年初,在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上,和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合演的曲目是肖斯塔科维奇《第九交响曲》。俄罗斯之旅是李楠人生第一次出国。“和年轻貌美聪明优秀气质又佳的主课老师和一位十年老友一起同行,特别完美。”
与Ta们
年轻貌美气质佳的主课老师(最右)和“前面的形容词复制一遍”的十年老友(最左),我在中间。
“一个都不能少”的她们
还有Ta们
本期预告:《宁波交响 古典印象》
3月12日,FM98.6新年改版啦!《宁波交响 古典印象》“新交响计划”播出时间从周三11:30-12:00改为周二15:30-16:00。
本周二(3.14)15:30-16:00,宁波交响乐团小提琴手——李楠,将做客直播间,悄悄告诉你,她是个拆九连环只要5分钟,两分钟能够复原一只魔方的“小提琴手”。
预
告
新交响计划
认识“不同凡响”的乐手们